課程發展脈絡尋跡

點閱:100

其他題名:Tracing in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curriculum

作者:許芳懿等著

出版年:2016[民105]

出版社:高等教育文化出版 智勝文化總經銷

出版地:臺北市

格式:PDF

ISBN:9789862661499

分類:教育  

附註:版權頁英文題名: Tracing in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curriculum

內容簡介

再概念化:課程改革的邏輯與實踐
「再概念化」起源自1970年代的再概念化運動,由William Pinar所發起。「再概念化」本身意喻著「不斷的重新定義」,代表一種批判、省思與重定位。我國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立意在學習者中心,發展結果卻偏向菁英主義,顯示其邏輯與實踐存有矛盾。本文針對我國當前課程改革進行檢視,檢視角度除蘊含再概念化的歷史變化觀點外,更擷取「再概念化」內在的批判精神來檢驗九年一貫課程,針對統整、基本能力、鬆綁解構、國家教育目標等結構性問題提出質疑,同時亦探討績效責任、社會公平、倫理向度、文化同質性、工具理性問題,文末並提出省思與結論。
反思J. Dewey教材心理化為本的課程實驗所帶來的改變

一般研究教育或課程史的學者皆同意,近百餘年來,在各地中小學所推動的重視兒童興趣、能力、需求等心理特質,並且以兒童的生活世界為場域、兒童的直接經驗為起點,逐漸導引兒童進行主動與積極學習的各項課程實驗,率皆與J. Dewey所提出的教材心理化主張有關。本研究主旨即在探討Dewey有關教材心理化主張的要義,並據以反思在美國及臺灣若干以此理念所進行的課程實驗,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,且依據社會的情境解釋其原因。本研究指出,以Dewey教材心理化為理念的課程實驗,因受到各種主觀與客觀條件的限制,欲求其帶來改變,著實不易;但因學校組織的鬆散結合特性,而讓有志之士在有限制的情況之下,做出不斷進行類似課程實驗的抉擇。

課程史研究,此其時矣
課程議題近年來成為各界耳熟能詳、津津樂道的議題與現象。對於這樣的發展,固然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扮演要角,但是對於諸多的課程名詞、隱喻、政策、概念、實務或理論,學界與實務界始終缺乏一種歷史觀,無法從過去課程改革之社會脈絡、學界主張與基層心聲,和當前面臨之情境與類似現象,加以交融沉澱;衍生的明顯後果之一,就是亟於追求新穎的名詞術語、口號、組織、標籤、符號、與改革措施。本文將先探討課程史的意義,說明其性質與特色;另外,文中亦探討課程史研究的範疇類型,透過個人從事課程史研究之心得與臺灣相關研究簡介,提出從事研究題材之建議。一方面讓課程的歷史研究,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地位,一方面對於層出不窮的課程改革落實與課程本質釐清,有所助益。

課程研究的下一個世代
在進入新的千禧年初期,Pinar(2002;引自Roy,2003: 16)即指出目前的課程研究,是處於「後」「概念重建論者」(post-reconceptualist)的局面,在這種局面中,並不存在單一優勢的理論,更進一步地說,它存在著多樣性的、相互競爭的論述,「後」「概念重建論者」批判視為理所當然的假定,堅持觀點的多樣性,以超越傳統論者與「概念重建論者」的爭執(黃光雄、蔡清田,2009)。

課程知識觀的當代重構:困境與出路
課程知識問題是學校教育永遠也無法繞開的一個基本的核心話題。二十一世紀初以來,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,在中國教育領域展開的課程知識大討論,已導致了人們的課程知識觀認同危機。考察近幾年的相關研究,在方法論上體現為一種「外推式」,而非「內生式」研究。為此,當代課程知識觀的重構需要從兩條進路展開:即從課程與教學理論和實踐歷史發展的內部,去梳理課程知識觀發展演變的內在理路;以課程知識與教學活動中,兒童之間的現實關係為切入點,去考察課程知識觀重構的現實基礎。

  • 1 再概念化:課程改革的邏輯與實踐 許芳懿
  • 2 反思 J. Dewey 教材心理化為本的課程實驗所帶來的改變 單文經
  • 3 課程史研究,此其時矣 白亦方
  • 4 課程研究的下一個世代 楊俊鴻、蔡清田
  • 5 課程知識觀的當代重構:困境與出路 李召存